东莞市盛大净化设备科技有限公司官网!热搜词:东莞净化工程,东莞无尘车间,净化空调工程,无菌室工程,无尘车间厂家
0769-8205 8816 135 8081 8651
盛大净化-净化工程展示
新闻资讯
行业新闻
公司新闻
联系方式

地址:东莞市樟木头石新工业区笔架山大道
电话:0769-8205 8816
手机:谢先生 135 8081 8651

行业新闻
你的位置: 首页 > 新闻资讯 > 行业新闻

食品厂总被投诉微生物超标?其实净化工程才是关键-3步阻断污染源头

发布日期:2025-09-29
信息摘要:
    员工都洗手消毒了,怎么面包还是发霉?”“酱菜大肠杆菌又超标,问题到底在哪?”作为从业12年的净化工程服务商,我们在帮食品厂解决微生物问题时,发现80%的厂子都忽略了一个关键

    员工都洗手消毒了,怎么面包还是发霉?”“酱菜大肠杆菌又超标,问题到底在哪?”作为从业12年的净化工程服务商,我们在帮食品厂解决微生物问题时,发现80%的厂子都忽略了一个关键设备——风淋室。很多老板觉得“风淋室就是吹吹风,可有可无”,但实测数据告诉我们:没做好风淋室的食品厂,人员带入的微生物能让车间菌落数翻20倍;而用对风淋室的厂子,微生物超标率能直降60%。今天就聚焦风淋室,讲透它怎么帮食品厂拦微生物,以及最容易踩的3个坑。

风淋室

    一、先看案例:风淋室“走过场”,食品厂多花10万返工

    去年,我们遇到一家酱菜厂:刚做完车间净化工程,却连续3批酱菜检出大肠杆菌超标,只能召回销毁,损失近10万。去现场排查时,我们发现问题全在风淋室——员工进车间时,风淋室只开了10秒就推门出去,有的甚至直接绕开风淋室走后门。

    我们当场做了个测试:让没经风淋的员工穿好工作服,在车间外站5分钟后,用无菌棉签擦拭衣服表面,检测出菌落数达860CFU/件;而经风淋室吹30秒后,再擦拭检测,菌落数只剩78CFU/件——差了11倍!酱菜厂老板这才明白:员工衣服上的微生物,比如头发丝上的霉菌孢子、袖口沾的灰尘细菌,会“搭便车”进车间,落在酱菜原料上,最后导致超标。

    其实,风淋室不是“形式主义”,而是食品厂的“微生物守门员”——员工进车间前,身上难免沾着空气里的灰尘、头发,甚至衣服纤维里藏着霉菌孢子,这些都是微生物的“载体”。风淋室的作用,就是用高速气流把这些“载体”吹掉,不让它们进车间污染食品。

    二、风淋室怎么拦微生物?靠3个“硬指标”,不是随便吹

    很多食品厂的风淋室“没效果”,是因为没搞懂它的工作逻辑——它不是“普通吹风机”,而是靠精准的气流设计,给员工做“空气澡”。具体来说,风淋室拦微生物,全靠这3个硬指标:

    ①风速:25m/s才够劲,慢了吹不掉顽固微生物

    风淋室的核心是“高速气流”,风速必须达到22-28m/s(相当于10级风),才能吹掉衣服纤维里藏的微生物。我们测过:风速15m/s的风淋室,只能吹掉表面的灰尘,衣服褶皱里的霉菌孢子还会残留;而风速25m/s时,气流能穿透衣服缝隙,像“小刷子”一样把微生物扫下来——某面包厂把风淋室风速从18m/s调到25m/s后,冷却车间的菌落数从420CFU/m³降到了160CFU/m³,面包保质期延长了5天。

    这里要注意:风淋室的喷嘴不能堵!很多食品厂的风淋室用了半年,喷嘴被灰尘堵了一半,气流变弱,等于“没吹”。我们给客户的建议是:每周用压缩空气吹一次喷嘴,确保每个喷嘴都能正常出风。

    ②时间:至少吹30秒,10秒就是“白忙活”

    不少食品厂为了赶生产,让员工在风淋室里“走一圈就走”,甚至只吹10秒——这根本没用。因为微生物附着在衣服上,需要一定时间的气流冲击才能脱落,实测显示:吹10秒,只能去除40%的微生物;吹20秒,去除率达70%;吹30秒,去除率能到90%以上。

    现在正规的风淋室都有“强制延时”功能:门关上后,必须吹够30秒才能开门,避免员工“偷工减料”。某果汁厂之前没开这个功能,员工平均只吹15秒,后来开启强制延时,灌装车间的微生物超标率从18%降到了3%,再也没因人员带菌返工。

    ③气流方向:上下左右都吹到,别留“死角”

    有的风淋室只在两侧装喷嘴,员工的头顶、脚底还是会藏微生物——这些“死角”里的细菌,进车间后会随走动飘到食品上。合格的风淋室,应该是“三维立体气流”:天花板、地面、左右两侧都装喷嘴,气流从上下左右同时吹,比如头顶的喷嘴吹掉头发上的灰尘,脚底的喷嘴吹掉无尘鞋上的杂质,确保全身无死角。

    我们给一家饼干厂改造风淋室时,加了地面喷嘴,测试发现:员工脚底的菌落数从改造前的120CFU/双,降到了15CFU/双,车间地面的菌落数也跟着降了30%。

    三、食品厂用风淋室,最容易踩的3个坑,很多人都中招

    知道风淋室怎么工作后,还要避开3个常见误区——这些坑会让风淋室“失效”,白花钱还不顶用:

    ①坑1:两门同时开,脏空气直接“灌”进车间

    风淋室有两个门:外门(车间外)和内门(车间内),设计上是“互锁”的——外门没关,内门打不开;内门没关,外门也打不开。但有些食品厂为了图方便,把互锁功能拆了,员工经常“内外门同时开”,外面的脏空气直接飘进洁净区,风淋室等于“白装”。

    去年有个面包厂就犯了这个错:员工嫌麻烦,把风淋室的互锁线剪了,结果外门开着的时候,内门也能开,车间空气菌落数从180CFU/m³飙到了650CFU/m³,导致一批面包发霉。后来我们重新装了互锁装置,还贴了“两门不同时开”的提醒,菌落数才降回去。

    ②坑2:不清洁风淋室,它自己成了“微生物窝点”

    风淋室是拦微生物的,但如果不清洁,它自己也会藏菌。我们见过最夸张的一家酱菜厂:风淋室地面积了一层面粉,墙角还长了霉,员工在里面吹完风,反而沾了更多微生物。

    正确的清洁方法很简单:每天用中性清洁剂擦风淋室地面和墙面,每周用75%酒精擦一次喷嘴和门把手,避免积灰发霉。某果汁厂坚持这么做后,风淋室内的菌落数始终控制在50CFU/m³以下,再也没因风淋室藏菌导致超标。

    ③坑3:只给人用,设备、原料“跳过”风淋

    食品厂的微生物,不只会跟着人进车间,还会跟着设备、原料“搭便车”——比如运原料的推车,轮子上沾着车间外的泥土;装酱菜的坛子,表面有灰尘霉菌。如果这些不经过风淋,直接进车间,风淋室拦人的作用就白费了。

    现在正规的食品厂,都会给设备、原料做“风淋处理”:要么装“货淋室”(比人用的风淋室大,能容纳推车),要么用压缩空气枪吹设备表面,确保没带微生物再进车间。某饼干厂给原料推车装了货淋室后,原料带入的微生物减少了70%,饼干的合格率从92%升到了98%。

    四、风淋室维护:做好这2件事,能用5年不失效

    风淋室不是“一装了之”,做好维护才能长期管用,给大家两个实操建议:

    ①每月测一次风速,低于22m/s就修

    风速是风淋室的“命门”,每月要用风速仪测一次——选风淋室中间的喷嘴,离喷嘴10厘米处测,低于22m/s就要检查:是喷嘴堵了?还是风机出问题了?某面包厂测风速时发现降到了19m/s,拆开一看,风机滤网全是灰尘,清理后风速又回到了25m/s。

    ②每年换一次滤网,别等堵死再换

    风淋室的进风口有滤网,能拦住外面的大颗粒灰尘,避免堵喷嘴。这个滤网要每年换一次,要是车间灰尘多(比如面粉厂、饼干厂),半年就要换——去年有个面粉厂没换滤网,滤网堵死后,风淋室风速降到15m/s,还把灰尘吹进了车间,导致面粉微生物超标。

    

是食品厂的“微生物守门人”,别让它成“摆设”

    对食品厂来说,风淋室不是“可有可无的设备”,而是微生物防控的“最后一道岗”——员工进车间前,风淋室把身上的带菌灰尘吹掉;设备、原料进车间前,风淋室拦住外面的污染物。很多老板觉得“风淋室贵”,但算一笔账:一次微生物超标召回损失10万,而风淋室做好维护,能用5年,平均每年才花几千块,远比返工省钱。

    下次食品厂再遇到微生物超标,别只盯着消毒、洗手,先去看看风淋室:风速够不够?时间够不够?有没有清洁?把风淋室这道岗守好,微生物自然就少了——毕竟,拦住“带菌的人”和“带菌的货”,才能让食品真的安全。


Copyright © 2020 东莞市盛大净化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:粤ICP备11009106号
首页 > 新闻资讯 > 行业新闻

食品厂总被投诉微生物超标?其实净化工程才是关键-3步阻断污染源头

    员工都洗手消毒了,怎么面包还是发霉?”“酱菜大肠杆菌又超标,问题到底在哪?”作为从业12年的净化工程服务商,我们在帮食品厂解决微生物问题时,发现80%的厂子都忽略了一个关键设备——风淋室。很多老板觉得“风淋室就是吹吹风,可有可无”,但实测数据告诉我们:没做好风淋室的食品厂,人员带入的微生物能让车间菌落数翻20倍;而用对风淋室的厂子,微生物超标率能直降60%。今天就聚焦风淋室,讲透它怎么帮食品厂拦微生物,以及最容易踩的3个坑。

风淋室

    一、先看案例:风淋室“走过场”,食品厂多花10万返工

    去年,我们遇到一家酱菜厂:刚做完车间净化工程,却连续3批酱菜检出大肠杆菌超标,只能召回销毁,损失近10万。去现场排查时,我们发现问题全在风淋室——员工进车间时,风淋室只开了10秒就推门出去,有的甚至直接绕开风淋室走后门。

    我们当场做了个测试:让没经风淋的员工穿好工作服,在车间外站5分钟后,用无菌棉签擦拭衣服表面,检测出菌落数达860CFU/件;而经风淋室吹30秒后,再擦拭检测,菌落数只剩78CFU/件——差了11倍!酱菜厂老板这才明白:员工衣服上的微生物,比如头发丝上的霉菌孢子、袖口沾的灰尘细菌,会“搭便车”进车间,落在酱菜原料上,最后导致超标。

    其实,风淋室不是“形式主义”,而是食品厂的“微生物守门员”——员工进车间前,身上难免沾着空气里的灰尘、头发,甚至衣服纤维里藏着霉菌孢子,这些都是微生物的“载体”。风淋室的作用,就是用高速气流把这些“载体”吹掉,不让它们进车间污染食品。

    二、风淋室怎么拦微生物?靠3个“硬指标”,不是随便吹

    很多食品厂的风淋室“没效果”,是因为没搞懂它的工作逻辑——它不是“普通吹风机”,而是靠精准的气流设计,给员工做“空气澡”。具体来说,风淋室拦微生物,全靠这3个硬指标:

    ①风速:25m/s才够劲,慢了吹不掉顽固微生物

    风淋室的核心是“高速气流”,风速必须达到22-28m/s(相当于10级风),才能吹掉衣服纤维里藏的微生物。我们测过:风速15m/s的风淋室,只能吹掉表面的灰尘,衣服褶皱里的霉菌孢子还会残留;而风速25m/s时,气流能穿透衣服缝隙,像“小刷子”一样把微生物扫下来——某面包厂把风淋室风速从18m/s调到25m/s后,冷却车间的菌落数从420CFU/m³降到了160CFU/m³,面包保质期延长了5天。

    这里要注意:风淋室的喷嘴不能堵!很多食品厂的风淋室用了半年,喷嘴被灰尘堵了一半,气流变弱,等于“没吹”。我们给客户的建议是:每周用压缩空气吹一次喷嘴,确保每个喷嘴都能正常出风。

    ②时间:至少吹30秒,10秒就是“白忙活”

    不少食品厂为了赶生产,让员工在风淋室里“走一圈就走”,甚至只吹10秒——这根本没用。因为微生物附着在衣服上,需要一定时间的气流冲击才能脱落,实测显示:吹10秒,只能去除40%的微生物;吹20秒,去除率达70%;吹30秒,去除率能到90%以上。

    现在正规的风淋室都有“强制延时”功能:门关上后,必须吹够30秒才能开门,避免员工“偷工减料”。某果汁厂之前没开这个功能,员工平均只吹15秒,后来开启强制延时,灌装车间的微生物超标率从18%降到了3%,再也没因人员带菌返工。

    ③气流方向:上下左右都吹到,别留“死角”

    有的风淋室只在两侧装喷嘴,员工的头顶、脚底还是会藏微生物——这些“死角”里的细菌,进车间后会随走动飘到食品上。合格的风淋室,应该是“三维立体气流”:天花板、地面、左右两侧都装喷嘴,气流从上下左右同时吹,比如头顶的喷嘴吹掉头发上的灰尘,脚底的喷嘴吹掉无尘鞋上的杂质,确保全身无死角。

    我们给一家饼干厂改造风淋室时,加了地面喷嘴,测试发现:员工脚底的菌落数从改造前的120CFU/双,降到了15CFU/双,车间地面的菌落数也跟着降了30%。

    三、食品厂用风淋室,最容易踩的3个坑,很多人都中招

    知道风淋室怎么工作后,还要避开3个常见误区——这些坑会让风淋室“失效”,白花钱还不顶用:

    ①坑1:两门同时开,脏空气直接“灌”进车间

    风淋室有两个门:外门(车间外)和内门(车间内),设计上是“互锁”的——外门没关,内门打不开;内门没关,外门也打不开。但有些食品厂为了图方便,把互锁功能拆了,员工经常“内外门同时开”,外面的脏空气直接飘进洁净区,风淋室等于“白装”。

    去年有个面包厂就犯了这个错:员工嫌麻烦,把风淋室的互锁线剪了,结果外门开着的时候,内门也能开,车间空气菌落数从180CFU/m³飙到了650CFU/m³,导致一批面包发霉。后来我们重新装了互锁装置,还贴了“两门不同时开”的提醒,菌落数才降回去。

    ②坑2:不清洁风淋室,它自己成了“微生物窝点”

    风淋室是拦微生物的,但如果不清洁,它自己也会藏菌。我们见过最夸张的一家酱菜厂:风淋室地面积了一层面粉,墙角还长了霉,员工在里面吹完风,反而沾了更多微生物。

    正确的清洁方法很简单:每天用中性清洁剂擦风淋室地面和墙面,每周用75%酒精擦一次喷嘴和门把手,避免积灰发霉。某果汁厂坚持这么做后,风淋室内的菌落数始终控制在50CFU/m³以下,再也没因风淋室藏菌导致超标。

    ③坑3:只给人用,设备、原料“跳过”风淋

    食品厂的微生物,不只会跟着人进车间,还会跟着设备、原料“搭便车”——比如运原料的推车,轮子上沾着车间外的泥土;装酱菜的坛子,表面有灰尘霉菌。如果这些不经过风淋,直接进车间,风淋室拦人的作用就白费了。

    现在正规的食品厂,都会给设备、原料做“风淋处理”:要么装“货淋室”(比人用的风淋室大,能容纳推车),要么用压缩空气枪吹设备表面,确保没带微生物再进车间。某饼干厂给原料推车装了货淋室后,原料带入的微生物减少了70%,饼干的合格率从92%升到了98%。

    四、风淋室维护:做好这2件事,能用5年不失效

    风淋室不是“一装了之”,做好维护才能长期管用,给大家两个实操建议:

    ①每月测一次风速,低于22m/s就修

    风速是风淋室的“命门”,每月要用风速仪测一次——选风淋室中间的喷嘴,离喷嘴10厘米处测,低于22m/s就要检查:是喷嘴堵了?还是风机出问题了?某面包厂测风速时发现降到了19m/s,拆开一看,风机滤网全是灰尘,清理后风速又回到了25m/s。

    ②每年换一次滤网,别等堵死再换

    风淋室的进风口有滤网,能拦住外面的大颗粒灰尘,避免堵喷嘴。这个滤网要每年换一次,要是车间灰尘多(比如面粉厂、饼干厂),半年就要换——去年有个面粉厂没换滤网,滤网堵死后,风淋室风速降到15m/s,还把灰尘吹进了车间,导致面粉微生物超标。

    

是食品厂的“微生物守门人”,别让它成“摆设”

    对食品厂来说,风淋室不是“可有可无的设备”,而是微生物防控的“最后一道岗”——员工进车间前,风淋室把身上的带菌灰尘吹掉;设备、原料进车间前,风淋室拦住外面的污染物。很多老板觉得“风淋室贵”,但算一笔账:一次微生物超标召回损失10万,而风淋室做好维护,能用5年,平均每年才花几千块,远比返工省钱。

    下次食品厂再遇到微生物超标,别只盯着消毒、洗手,先去看看风淋室:风速够不够?时间够不够?有没有清洁?把风淋室这道岗守好,微生物自然就少了——毕竟,拦住“带菌的人”和“带菌的货”,才能让食品真的安全。



Copyright © 2020 东莞市盛大净化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
Baidu
map